集體參與、複製貼上的網路迷因文化!複製文定義、發展與經典案例分享

by Ting

你有發現在 Threads 上,有些串文一再出現嗎?這些不曉得在哪看過好幾次的文字,讀起來有些莫名其妙(好笑)——你讀到的很可能是複製文(Copypasta)。

什麼是 「複製文」?

名詞解釋

顧名思義,複製文指的是從他處複製而來的一段文字。人們在網路上使用這些文字,不僅是重新貼上,而是利用它們來開玩笑、挑釁,或是製造閱讀趣味。

複製文所引用的文字源頭不一,影視動漫作品、新聞事件,默默無名網友的一則偶然發言,都有可能因為其文字趣味、微妙語感被選中,成為大眾複製貼上、廣傳不斷的文字。它可能一字不變,也有經過網友不斷地增修、抽換字句,添加想像,行成獨特的模板起手式。人們在論壇或社群平台滑到複製文時,可以辨識出這是個「哏」,形成默契,然後會心一笑。

複製文的發展

語言學教授 Geoffrey K. Pullum 注意到大眾喜好重複舊有句型的語言現象,提出「雪複製」(snowclones)的概念,並定義如下:

可定製、能立刻被人認出、陳舊,被引用或錯誤引用的短語或句子,可用於大量不同充滿玩笑意味的變體中。

(轉引自《紐約時報中文網》報導

複製文相較於雪複製,可能長度更長、結構更複雜、創作成分更高,但使用這些文體背後的思維、心理機制應該有所關聯。複製文的起源,可追溯到早期的網路文化,並非臺灣特有。其他語言也有對應詞彙,像是:

英文的 “Copypasta” 是從 “copy”(複製)加上 “paste”(貼上)的組合衍生而來的流行詞彙;日語的「コピペ」則是「コピー」(複製)和「ペースト」(貼上)組合的簡語。香港廣傳的潮文,不少是以都市傳說、聳動傳聞的形式流傳。名詞脈絡、發展樣態、流行題材各國有所不同,但都是網友互動的文字工具。

作爲發展已久的網路迷因文化, 臺灣的複製文不是這一、兩年才在 Threads 上頻繁出現,在批踢踢、Komica、巴哈姆特等論壇都有,也擴展到臉書、Dcard 等社群平台,再到 Threads 上。網路上早有不少複製文同好社群,像是各式各樣的「複製文圖書館」、「複製文庫」 等。

Google Treands 趨勢統計來看, 「複製文」的搜尋熱度近一波大幅成長,和 Threads 在臺灣走紅(2024 年初)的時間大致吻合。可見隨著 Threads 的流行,有越來越多人注意到複製文

➤ 想更認識串串,可閱讀這篇:〈Threads在紅什麼?一起認識臺灣年輕世代最熱門的社群平台

複製文在 Threads 上

目前在 Threads 上,複製文常被用來已讀亂回。上文內容與留言文不對題,或是答非所問,例如後文會介紹的能蟲複製文,只要是有關昆蟲、節肢動物的串文留言,常常能看到這類複製文。

另外,也有不少人,只是不停把複製文貼到自己版上(比較貼心的會標籤:複製文要註明)。因為 Threads 是個開放平台,觸及較廣,複製文的發布,有時會讓不知情的網友誤會——認真地留言,結果回到的只是篇複製文。

我之前曾寫過文章盤點 Threads 上四種有疑慮的串文,提到有公關公司,會創造大量網(水)軍帳號,不斷發表雷同或相近的發文,進而帶動議題風向,甚至是造謠;或是有些沒有著作權概念的人,會偷別人的故事,當作自己的創作。這些雖然都有複製、貼上的行為,但和奠基在網友互動基礎上、彼此有默契的「複製文」,在本質和動機上還是有所不同

臺灣複製文的經典案例

速食店打工鏟薯條文

在速食店工作鏟薯條的人

(背景襯圖:Photo by Nathan Dumlao on Unsplash

這篇經典複製文,是來自俗稱「K島」的多主題匿名貼圖論壇 Komica,2016 年的一篇網友發文。文章以第一人稱視角,講述自己過去在連鎖速食店內場打工,總是用「塞爆」的方式裝薯條,導致店內虧損。由於語言生猛有力、劇情轉折強烈,引發廣大迴響,在網路瘋傳,後被改寫成加油站版、Pizza 店版、大賣場版等;甚至流傳到香港,被翻譯成粵語版本

來自課本的批踢踢Joke板經典:宋晶宜的《雅量》

雅量〉是現代作家宋晶宜的小品散文,因曾收錄於臺灣義務教育下的國立編譯館教材,成為一整個世代的共同回憶。它的篇幅僅有短短數百字,卻充滿記憶點,像是「大食客」,還有棋盤、稿紙、綠豆糕的譬喻,後來成為網友創作題材。

雅量〉除了被製成各式哏圖,在網路流傳,它的文體也被網友用來改寫成戲謔創作,發表在批踢踢Joke板,成為複製文經典。類似案例,還有朱自清的〈背影〉、三國時期古文《出師表》。

不過,各家出版社教科書,現今已無收錄〈雅量〉一文,「雅量哽」以後也會成為時代的眼淚吧?

能蟲複製文

「能蟲」到底是什麼蟲?典故與流行

最後要介紹的,應該是目前(2024)最流行、討論度最高的複製文:

這是能蟲,能蟲屬於昆蟲綱鞘翅目,雜食非常凶殘,體内經常有很多病毒。在唐朝就已經出現,被劍客李白一劍殺死。

有文獻記載:要是能蟲來,我要選李白

先煞有其事地用警告語氣講述「能蟲」這種虛構生物的危險性,引發讀者關注;後話鋒一轉,用流行歌歌詞諧音(李榮浩〈李白〉:要是能重來,我要選李白),來提醒讀者這篇文的虛構性。據媒體調查,能蟲文最早在臺灣網路出現,可追溯至 2022 年,不過真正流行,從 2023 年 11 月開始。不只是串串上,其他的網路平台,也能看見一篇又一篇能蟲複製文。

然而,不是所有人都喜歡被能蟲洗版,像是Dcard昆蟲版在去年(2023/10)就公告,將禁止回覆相關內容,因為太多能蟲複製文,影響到認真想尋求昆蟲問題解答的網友。

唐代詩人李白(圖片來源:維基百科)
唐代詩人李白(圖片來源:維基百科)

能蟲複製文的衍生:口黏蟲、客蟲、萬蟲

隨能蟲複製文風行,也開始有其他的「蟲」出現,依循強調其危險性、諧音、詩詞典故等文體邏輯衍生,在網路論壇與社群平台上流傳。以下是廳長目前找到,討論度較高的幾種版本:

口黏蟲

這是口黏蟲,口黏蟲屬於昆蟲綱淚目,雜食非常凶殘,在猿人時代就已經‌‌‌‌​​​​‌​‌‌‌‌‌‌​‌‌出現。口黏蟲會寄身在人身上,且口黏蟲本身帶有劇毒,叫做孤毒,是一種神經毒素,中毒者身體會產生emo反應,若不及時解毒,時間一長就會在身上長出蓮花,俗稱「可蓮」,牠便是以此得名。

客蟲

這是客蟲,客蟲屬於昆蟲半翅目,獵捕的時候非常兇猛,用體內的毒素慢慢殺死獵物,最早的時候出現在唐朝,被唐朝詩人「賀知章」發現,並為客蟲寫了一首唐詩。

詩中說道:兒童相見不相識,笑問客蟲何處來。

萬蟲

這是萬蟲,跟能蟲很接近,也是鞘翅目。交配期間兇猛異常,常常一整群佔山為王!連哺乳動物都懼怕他們,常常有猴子會以吼叫方式警告該山已經被萬蟲佔據,趕快離開。

所以有詩云:兩岸猿聲啼不住,輕舟已過萬蟲山

➤ 更多迷因文化,可參考「培養迷因」網站,本文參考資料之一,即該網站複製文介紹

如果你想要用聽的,我也錄了一集 Podcast 聊複製文,歡迎收聽!


首圖:Photo by Maksimas on Unsplash

參考資料
「培養meme」網站:https://cultivatememe.moe/copy.html
Know Your Meme: Internet Meme Database-Copypasta
Urban Dictionary: https://www.urbandictionary.com/author.php?author=Elexus
ニコニコ大百科:https://dic.nicovideo.jp/a/コピペ

You may also like

Leave a Comment